黨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提出“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與此同時,歐美國家在加速新能源汽車推廣布局,明確新增汽車產品的零排放時間節點。
在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下,汽車產業需加快電動化轉型升級。商用車是公路交通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更好地落實“雙碳”目標,鞏固我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引領地位,加快推進商用車積分管理政策研究,實現商用車低碳轉型是大勢所趨。
商用車電動化轉型必要且迫切
首先,商用車電動化轉型是落實汽車產業“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
當前,我國商用車存在保有量低,但車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占比高的特征。截至2020年底,我國商用車保有量約占汽車總量的12%,而使用階段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占比約55%。相比乘用車,商用車的碳減排更迫在眉睫。據測算,若汽車行業要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除了乘用車要按照積分要求穩步發展之外,傳統商用車油耗至少需要年均下降1%,2025年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占比至少需在9%以上,因此商用車電動化轉型勢在必行。
其次,商用車電動化轉型是帶動汽車全產業鏈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當前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經濟實體蓬勃發展,電動化成為汽車產業發展潮流和趨勢。電動汽車的發展涉及電池、電機、電控、汽車零部件、整車制造以及基礎設施等眾多產業領域,有利于帶動汽車產業鏈升級。商用車具有生產資料屬性和公共領域服務特性,且電動化“三電”配套需求量大、基于高補能效率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求較高,對于帶動產業鏈升級具有更突出貢獻。此外,智能化、氫燃料應用等技術創新領域與商用車電動化緊密融合,為產業發展提供新生動力,進一步激發經濟發展新潛能。
第三,商用車電動化轉型是鞏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領先地位的重要舉措。
我國商用車電動化進程一直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然而近兩年來歐美國家電動化目標和政策不斷增加,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先優勢面臨嚴峻挑戰。歐盟2021年7月發布《Fit for 55》一攬子提案,設立了更激進的減排目標:2030年乘用車、廂式貨車減排目標較2021年分別由此前的37.5%和31%加嚴至55%和50%,并首次提出在2035年實現乘用車凈零排放的目標;美國加州自2024年對零排放卡車的銷量提出占比要求并逐年提高,目標是2045年中重型卡車實現零排放。與此同時,歐美已積極布局商用車電動化供給端政策。歐盟2019年發布首個重型車企業平均CO?排放法規,對零排放車輛給予核算優惠,且零排放車輛占比超過一定比例后可以放松對企業平均CO?的考核要求;美國加州2020年率先發布先進清潔卡車法規,設置零排放卡車銷售要求,采用積分管理機制引導商用車電動化轉型。
商用車電動化轉型機遇與挑戰并存
機遇一:商用車特定場景電動化發展基礎良好,經濟優勢逐步顯現。
客車以及部分公共領域的商用車電動化具有良好的市場推廣基礎。公交客車因公益性和運營路線固定的特點,成為新能源商用車示范應用的主力軍,2021年新車中新能源車型占比高達99%。城市物流車和環衛車等公共領域使用場景,作業要求相對簡單,新能源汽車更替進程快,2021年電動化占比分別約為13.5%和4.1%。到2030年,大部分應用場景新能源商用車將具有經濟性優勢。綜合考慮新能源商用車制造成本、基礎設施建設、商業環境、傳統燃油車節能減排合規成本等因素,通過測算總體擁有成本顯示,純電動輕型城市物流車2020年已體現小幅度經濟性優勢;2025年前后,中短途貨車運輸、客車運輸、固定區域作業等應用場景具備經濟性優勢;2030年左右,中重型物流運輸、環衛作業等應用場景可實現經濟性。
機遇二:企業積極布局,重卡電動化轉型取得一定突破。新能源商用車產品種類及數量不斷增加。
據統計,2021年234家商用車企業累計發布2403款車型,涉及領域眾多,包含物流、環衛、公交等應用場景。多種技術路線協同推進,燃料電池車型占比達12%。企業積極探索換電模式。2021年新增147款換電重卡車型,完成市場推廣3288輛。隨著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工作的開展,重卡電動化將有更大發展潛力。
機遇三:商用車電動化技術取得一定成果。
商用車電池技術持續改進,成本逐步下降,電池系統結構設計持續創新;快速換電已初具規模,工信部已在全國進行換電試點,目前高出勤率、重型載荷、短途運輸的場景下均有換電試點。同時,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進入大規模商業示范階段,由五部委聯合開展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工程已經啟動,幾個示范城市群開始以燃料電池商用車為主體的多元場景商業化示范運行。商用車電動化轉型有了更好的技術基礎。
挑戰:商用車電動化轉型依然存在政策不完善、場景復雜、基礎設施不健全等問題。
無論是從財政補貼退出、降低碳排放等多重現實問題考慮,還是從商用車電動化領域關鍵技術突破與下一步技術創新等未來因素考慮,制定科學合理、具備操作性的商用車電動化管理辦法都是十分必要的?,F階段相關政策法規缺位,使政府、行業機構、企業在開展商用車電動化引導時無章可循、無據可依,制約了商用車電動化轉型進程。與此同時,雖然電動化技術不斷成熟,使商用車電動化走向實際運營階段,但新能源商用車性能并不能勝任全場景應用,只能在城市物流配送、港口等特定場景下推廣。此外,商用車電動化還存在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消費者里程焦慮等難題,這些都使得商用車電動化推廣難度增加。
建議引入商用車積分管理,加速推進商用車電動化轉型進程
推進商用車電動化轉型帶動全產業鏈向碳中和邁進,首先要建立健全商用車電動化管理政策。
乘用車企業“雙積分”管理政策的出臺,建立了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的市場化機制,政策實施以來在節能減排和技術進步等方面成效顯著,得到行業的廣泛認可。從政策管理層面看,想要實現商用車節能減排,商用車積分管理將是一項有力的舉措。
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研討會,強調建立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推進汽車產業全面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2020年底,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再次強調加快研究新能源商用車積分交易制度。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自2018年開始組織開展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方案研究,針對國內外減碳形勢變化、“雙碳”目標要求、商用車電動化發展潛力等研究專題,組織多次行業研討會議,就引入積分機制促進商用車電動化轉型觀點達成初步共識。以下是關于研究方案的一些思考。
1.商用車積分管理應有“的”放矢
商用車積分管理要以節能減排社會效益作為政策主線目標,輔以經濟性評估,確定政策力度。模擬不同情景測算傳統燃油車節能潛力、新能源商用車未來市場規模、節能減排效果,確定未來商用車節能要求及新能源市場滲透率作為發展目標導向,鼓勵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推動商用車電動化轉型升級,促進節能與新能源協調發展。在國際上,要體現商用車電動化先進性,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2.商用車積分管理應因“車”制宜
商用車領域車型分類復雜、品種繁多,不同類型商用車在用途及使用場景、電動化程度等方面有較大差異,商用車積分管理建議重點關注有一定發展基礎且技術成熟、未來有較大潛力和前景的輕型商用車產品。針對中重型商用車產品,電動化轉型雖然存在續駛里程、能源補給、經濟性等因素阻礙,但在低碳發展大環境下全球范圍內電動化趨勢一致,部分企業已在特定領域有所布局,并且具有一定技術積累,因此對該部分產品重點考慮鼓勵和引導機制。
3.商用車積分管理應分“階”實施
節能與新能源統籌管理分階段推進落實。當前商用車主要通過單車油耗限值標準進行管理,尚未啟動企業或車隊平均油耗核算,“雙積分”機制管理條件不成熟,現階段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通過積分管理加快推進電動化轉型進程十分必要。建議短期以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切入,并輔以優惠鼓勵措施支持節能技術的應用,重點引導新能源商用車規?;茝V應用;中長期重點評估不同車型的使用場景和減排潛力等差異,協同標準推進企業平均核算機制,探索部分車型采用雙積分管理機制,形成市場調節長效機制,引導和促進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產業的共同發展。
為實現“雙碳”目標,汽車產業加快向電動化和零排放轉型。商用車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且品種繁多,大力發展節能及新能源商用車已是大勢所趨,推動制定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可以加快推進商用車電動化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吳志新、趙冬昶